前三季度,我国共发生不同程度自然灾害5512.2万
作者:BET356官网在线登录 日期:2025/10/17 12:56 浏览:
央视网消息: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,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秘书处会同相关成员部门近日对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形势进行会商分析。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水、地质灾害、地震灾害、台风、风灾、 冰雹灾害和干旱。灾难。此外,还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温、霜雪灾害、森林火灾、沙尘暴、海洋灾害、生物灾害等,共有5512.2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影响。 ,742人死亡或失踪,3,013,000人需要搬迁或紧急支持维持生计,12,000户/71,400户房屋被毁,232,000户房屋/636,000户受损,53,019,000公顷农作物稗子受损,直接经济损失2176.5亿元。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是:一是与近年同期相比,灾害影响总体较轻。 “七八起”时期,北方地区灾害显着。前三季度,我国自然灾害影响总体较小。受灾人数比近5年同期平均减少45%,比去年同期减少35%。降幅创近五年来最大。从时间分布看,“七更”期间(7月16日至8月15日)灾害损失最大,死亡、失踪304人,直接经济损失1037.7亿元,分别占前三季度的41%和48%。其中,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吉林、山东、甘肃等北方地区7个省(区、市)有247人死亡、失踪,直接经济损失达814.3亿元,分别占一至三季度全国的33%和37%。从灾害分布看,洪水和地质灾害损失比例较大,造成554人死亡或失踪,直接经济损失1664.8亿元,分别占前三季度灾害总数的75%和76%。而且,由于西藏定日地震的影响,一季度至三季度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占总数的17%。从区域分布看,华北、西南地区受灾最为严重,因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最高。失踪人口、房屋被毁数、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全国的71%、92%、65%。 2、主汛期降雨量极大,北部地区受灾最严重。前三季度,全国共发生局地强降雨天气36起。长江中下游地区梅花落花提前,降雨量明显偏少。华北地区雨季持续59天,长于常年(30天),雨量偏多。其中,内蒙古、北京出现1961年以来第二高降雨量。6月17日至23日暴雨,导致广东怀集、贵州榕江等地区严重城市内涝。 7月23日至29日,我国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。洪水导致 144 人丧生北京、河北等地有人员死亡或失踪。 8月,甘肃省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,造成73人死亡、失踪。洪涝灾害造成2270.4万人不同程度受灾,造成404人死亡或失踪。 159万人需要紧急搬迁和紧急生计支持。 42,600 间房屋被毁,310,500 间房屋受损。农作物受损面积210.39万公顷,直接经济损失1648.7亿元。其中,北方地区受灾较为严重,造成315人死亡、失踪,直接经济损失979.9亿元,分别占全国洪涝灾害总损失的78%和59%。三、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保持在较低水平。前三季度西南地区亏损比例较大。 2016年以来,地质调查数量l 灾害发生量与同期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,主要是滑坡、塌方。从地区看,西南地区地质灾害最为严重。四川、贵州、云南三省地质灾害造成111人死亡、失踪,近800间房屋被毁,直接经济损失达14.7亿元,分别占全国的74%、86%和91%。此次地质灾害导致14.5万人受到不同程度影响,150人死亡或失踪,1.6万人需要搬迁和紧急援助,900多间房屋被毁,近5800间房屋受损,直接经济损失达16.2亿日元,达0万元。与近5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,死亡和失踪人数下降3%,直接经济损失增加8%。 4、风、冰雹灾害正在各地发生。前三季度,全国共发生39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,沙尘暴影响北方地区。平均大风日数15.7天,比常年同期偏多3.8天,为近10年同期最高值。虽然风雹灾害分布广泛,全国各州不同程度发生,但总体灾害程度相对较轻。 711万人遭受不同程度损害,死亡41人(其中雷击死亡26人),3.5万人需要紧急搬迁和紧急生计救助,房屋被毁600余间,房屋8.37万间受损,农作物受损1251.6万公顷,直接经济损失149.1亿元。其中,西藏、广西、云南、山西、内蒙古恩哥利亚自治区受灾较为严重,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全国风灾和冰雹灾害总数的51%和50%。此外,共有14次沙尘气象过程影响我国。全国平均沙尘日数13.5天,比年平均天数多6.1天。此次沙尘暴灾害使内蒙古自治区、甘肃省、宁夏回族自治区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区4万人不同程度受灾,农作物受损面积10.3万公顷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3700万元。 5、全国高温天多,南北干旱逐渐发生。前三季度全国平均降水量571.3毫米,比常年同期偏多1.7%。总蓄水量9,520拉全国大水库库容5685.3亿立方米,比常年同期增加10%。全国平均气温12.9度,比常年同期偏高0.9度,平均炎热日数15.9天,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高。主要河流径流量总量比常年同期减少近30%。今年初广西遭遇干旱,对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。早春以来,黄淮及东北地区干旱对冬小麦生产造成一定影响。 4月下旬以来,受连阴雨影响,旱情陆续缓解。 7月份全国平均气温19度,为61年来同期最高温度。干旱导致黄淮市等部分农业地区缺水。 8月高温、降雨量偏少带来负面影响湖北、江西等地区水稻和其他秋粮的生长发育。旱灾不同程度影响1875.7万人,138.5万人因旱需要生计保障,177.7万公顷农作物受灾,357.4万头牲畜因旱饮水困难,直接经济损失82.2亿元。六、台风发生和登陆次数普遍较多,广东省受灾较为严重。前三季度,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发生台风20个(比常年同期多1.5个),其中登陆日本的台风8个(比常年同期多1.5个)。其中,广东省受损较为严重。 6月中旬以来,“蝴蝶”、“威博”、“华格斯”等7个台风袭击广东省。“a”,不同程度受灾,受灾人数342.6万人,死亡3人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4.4亿元,分别占全国台风灾害总数的64%、30%和70%。前三季度,534.2万人受台风不同程度影响,死亡10人,117.7万人需要紧急转移 和紧急民生救助,400多间房屋被毁,3200多间房屋受损,8.8万公顷农作物受灾,直接经济损失达178.1亿元。此外,我国沿海已出现13次风暴潮过程和21次巨浪过程。 7. 今年早些时候,发生了里氏6.8级地震 西藏定日受灾严重,5级以上地震活动明显减弱。前三季度,共发生4.0级以上地震79次在我国大陆,这一数字略低于去年同期的平均水平(87.3)。 5.0级以上地震7次,明显弱于去年同期平均水平(18.3级)。最大的地震是1月7日在西藏定日发生的6.8级地震,造成126人死亡。房屋被毁2.7万间,受损房屋22万间(全国约三分之一房屋被灾毁坏),直接经济损失达894.5万元。这次灾害是地震,全国共受灾30.2万人,程度不同,造成126人死亡,19.5万人被迫搬迁,房屋倒塌2.69万间,受损23.23万间,直接经济损失达94.4亿元。八、低温霜雪灾害损失明显低于近年来。 1-3月期间,共19次全国共发生d次事件,较常年同期(17.0次)增加2.0倍,其中4次达到寒潮级别。 3月份,在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下,我国中东大部地区两次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和零下气温。其特点是雨雪周期长、降水变化大、大范围降水、冻雨阶段复杂,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影响较大。高温、零度低温、降雪等灾害相对较轻,受损程度不同,受灾人数64万人,死亡3人,农作物受灾面积62.4万公顷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.9亿元。其中,云、贵、川、藏四省(区)受影响人口比例最低全国农作物面积受损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。超过 60% 的事故是由于低温或降雪造成的。 9、历史上,很少发生森林火灾,也没有发生过草原火灾。据初步统计,前三季度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208起(含大面积森林火灾),造成2人死亡。火灾总数处于最低水平。火灾的主要原因已确定为祭祀火灾、雷击、农业火灾、室外吸烟和线路短路。受周期性高温、干旱、狂风、雷电等不利影响,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黑龙江等省份春季森林火灾频发,治理难度加大。全国未发生草原火灾。云南遭野象、棕熊等动物袭击致6人死亡青海、西藏。